点击查看
时间:2023-09-08
创和谐劳动关系 促企业健康发展
唐山港口实业集团有限公司和谐劳动关系创建典型案例
唐山港口实业集团有限公司是唐山市属重点骨干企业,负责对唐山港京唐港区进行统一规划建设、统一运营管理、统一调度指挥。公司注册资本60亿元,业务范围涵盖港口、铁路、航运、水务、投资等领域,拥有全资及控股子公司11家,其中,控股子公司唐山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为河北省首家上市港口企业,盈利能力位居全省港口企业第一位。截至2022年3月末,公司总资产460亿元,净资产261亿元,资产负债率43.24%,连续3年保持AAA级信用评级,在册职工4500余人。2021年,公司实现利润总额14.63亿元,纳税9.59亿元,上缴国有资本收益1.6亿元。公司及其子公司先后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状、全国文明单位、全国模范劳动关系和谐企业、全国模范职工之家、河北省文明单位、河北省先进集体、河北省模范职工之家等荣誉称号,连续多年被唐山市委市政府及市国资委评定为综合考评和业绩考核优秀单位。
近年来,公司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一系列重要决策部署和省市有关要求,扎实履行社会责任,持续厚植文化底蕴,切实保障职工权益,始终保持了和谐稳定、风清气正、干事创业的浓厚氛围,实现了企业效益、职工权益、社会利益的多方共赢,为推进唐山港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加快唐山“三个努力建成”作出了积极贡献。主要做法如下:
一、坚持党的领导,充分发挥党组织作用
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国企党建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为根本遵循,切实把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作为国有企业的“根”和“魂”,以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职工工作。一是将党的领导与公司治理体系深度融合。把党建工作要求写入公司章程,推行二级单位党政负责同志“一肩挑”,各生产经营单位专职副书记全部兼任副经理,42个党支部支委成员和党务工作者实现应配尽配。二是将从严治党与企业内部管理深度融合。以唐山市委基层党建示范引领三年行动计划为抓手,运用质量管理体系细化、量化党建工作标准,推动企业审计、法务、风控、内审等职能管理与纪委监督协调联动,政治生态良好,干群关系融洽。三是将党建活动与服务职工深度融合。以推进党史学习教育为契机,深入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志愿服务活动50余场,服务群众4000余人。特别是2020年疫情发生以来,900余名党员支援抗疫,仅在疫情阻击战攻坚阶段累计上岗5000余人次,服务总时长超过5万小时,保障了职工生命健康安全。
二、坚持依法治企,充分保障劳动者权益
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与“发展港口、成就员工、奉献社会、回报股东”的企业宗旨相融合,认真落实《劳动法》等法律法规,坚决维护职工各项权益。一是增强职工获得感。公司拥有规范的薪酬、绩效、人事管理体系,实行劳动合同制度,并签订《集体合同》《工资集体合同》,依法保障职工合法权益,职工工资增长与公司效益、劳动生产率增长相适应,高标准缴纳社会保险和住房公积金,并纳入季度企务公开。2021年,职工年平均工资达到11.7万元,是唐山社平工资的1.36倍。二是提升职工幸福感。除上述正常工资待遇外,公司还为职工缴纳了企业年金,并提高了年金的缴存比例,累计缴费3.19亿元,累计收益0.062亿元,年均收益率达5.66%,大幅提升了职工退休待遇。公司还为职工提供就餐、通勤、住宿、取暖、洗衣、职业装、体检、健身、商业医保、生日慰问等全方位福利待遇,将实实在在的福利待遇给到职工。三是保障职工安全感。公司建立了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高标准执行劳动安全和职业卫生法律法规,2019年以来未发生安全生产和职业危害事故。特别是近五年来,公司累计投入超30亿元用于智慧绿色港口建设,推进港作设备智能化、无人化改造,大量室外操作岗位转到室内进行远程操控,在实现“科技兴安”的同时,也大幅改善了一线职工的工作环境。
三、落实民主监督,充分调动工会能动性
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工人阶级和工会工作的重要论述,扎实开展工会工作,充分发挥工会密切联系职工、保障职工权益、促进和谐企业建设方面的重要作用。一是健全民主管理机制。依法建立工会,配置工会干部和工作人员,工会经费纳入企业年度预算予以保障。依法建立职工代表大会制度,每年定期召开,审议涉及职工切身利益的规章制度和重大事项。依法设立职工董事、职工监事,将职工民主监督融入公司治理体系。二是健全企务公开机制。制定《企务公开管理办法》,利用《唐山港新闻》、OA办公系统等平台,定期公开公司重大经营状况,让全体职工关心企业命运、心系企业发展。三是健全沟通协调机制。持续走好新时代群众路线,建立职工代表大会提案委员会、董事长信箱、合理化建议及创新管理平台、职工座谈会等意见反馈渠道,吸收职工智慧,关注职工诉求,解决职工难题。近三年累计收集各类职工意见建议777条,全部按程序进行办理。建立集体协商和集体合同制度,规范开展工资集体协商,职工月平均工资从十年前的6200元增加到8900余元。
四、创新人才管理,充分激发职工积极性
始终重视引进人才、培养人才、成就人才,大力培育工匠精神、劳模精神,让各类人才在大港事业新征程中都能博得出彩人生。一是加强人才引进。公司立足于建设世界一流综合贸易大港的目标,坚持每年面向“双一流”高校进行人才招聘,仅2018年以来引入双一流高校毕业生160名,其中研究生37名,除享受地方政府的人才补贴外,公司还给予其学位学历补贴、高标准薪酬入岗入级等倾斜政策。二是加大培训投入。公司建立了全职业生命周期的培训培养体系,新职工可享受导师制、管培生等特色培养机制,骨干职工可赴各级党校、高等院校、知名企业学习交流,增长知识、开拓视野,并通过制定《员工积分管理办法》等制度,鼓励职工参加学历教育和继续教育、考取职业资格证书、提升职称等级。公司每年按照不低于职工工资总额的2.5%计提相关费用,职工培训教育经费充足。三是畅通发展通道。公司高度重视职工个人职业生涯发展规划,除正常的管理岗位晋升外,还制定了《员工专业技能发展通道管理办法》等制度,构建第二晋升通道,优秀员工最高可享受与集团总经理助理同等薪酬待遇。除此之外,公司每年定期组织职业技能竞赛,设置金牌工人和技术能手等荣誉称号,让各岗位职工都能锻炼本领、展示才能、赢得荣誉。
五、厚植文化底蕴,充分凝聚全员奋进力
积极弘扬“艰苦奋斗、自强不息、事事求好、敢为人先”的企业精神,坚持用优秀企业文化感染人、教育人、塑造人。一是加强企业文化宣传。对内着力加强文化传承,将企业文化纳入质量管理体系考核标准,增强了职工认同感;对外开设了门户网站、微信公众号等宣传平台,港口美誉度、知名度不断提升,增强了职工荣誉感。二是丰富职工文化生活。定期开展综合运动会、篮球赛、羽毛球赛、演讲比赛、摄影书法大赛等文体活动,传统节假日组织主题活动,提供免费运动场馆,鼓励职工参加线上线下运动打卡,不断引领职工形成健康向上的生活方式。三是关心关爱特殊职工。针对一线职工,持续“冬送温暖”“夏送清凉”活动;针对困难特殊群体,持续加大帮扶力度,坚持“三必访”,即职工有大病必访,职工有特殊困难必访,离退休职工必访,与重大节日进行走访慰问形成惯例,春节领导班子坚持到生产一线进行慰问,每年大年三十公司主要领导都要和一线职工一起过年。
和谐企业创建活动为公司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无穷的力量。一个充满朝气活力的港口,一个广大职工快乐工作、快乐生活的魅力港口,正在朝着世界一流综合贸易大港的发展方向阔步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