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工会要闻

《唐山市深化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工作举措及分工方案》出台 37条举措让产业工人“唱主角”

来源:河工新闻网 时间:2025-03-14

  组建全市工会系统劳模工匠师资库,每年开展市级活动不少于6场,全市开展活动不少于100场;推荐符合条件的产业工人作为各级党的代表大会代表和委员会委员、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等的人选;三年内建设市、县(市、区)、企业三级工匠学院20家;扩大产业工人疗休养规模;支持企业设立技能津贴、班组长津贴、带徒津贴等;将产改情况纳入企业社会责任报告……3月13日,唐山市出台《唐山市深化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工作举措及分工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推动全市产业工人在唐山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过程中,“唱主角”“站C位”。

  《方案》由唐山市总工会、市委组织部、市人社局、市发改委、市教育局等九部门联合印发,从加强思想政治引领、发挥全过程人民民主、完善产业工人技能形成体系、健全职业发展体系等8个方面,推出37条具体举措,让产业工人在政治上有地位、经济上有待遇、社会上受尊重。

  《方案》指出,要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打造唐山产业工人大思政课,不断擦亮“英雄城市 大美唐山”品牌,加大对产业工人的宣传力度;开展劳模工匠进校园、进课堂、进企业、进车间、进班组活动。推荐符合条件的产业工人作为各级党的代表大会代表和委员会委员、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群团组织代表大会代表和委员会委员人选,推动产业工人积极参政议政,逐步提高产业工人政治地位。打造职业教育样板城市,每年在全市选取不少于30所中小学、5所高校分别推进劳模工匠担任兼职辅导员、兼职导师工作;采取政府补贴培训、企业自主培训、市场化培训等形式,面向产业工人开展多层次技能培训,积极推动现代学徒制培养模式;推行职工技能素质提升专项集体合同制度,指导企业按规定足额提取和使用职工教育经费;鼓励市内有条件的高等学校、开放大学开设省劳模和工匠人才、高技能人才学历教育班。

  作为拥有152万产业工人的工业大市,唐山在推进产改中不断健全职业发展体系,促进产业工人成长成才。不断实施凤凰英才计划,鼓励各类用人单位在技术攻关、技能竞赛集训等方面柔性引进高技能人才并给予相应报酬;实行技能人才评价制度,围绕新业态、新技术和唐山特色产业,组织开发专项职业能力考核项目,对技能高超、贡献突出的骨干技能人才,可破格或越级参加职业资格考评;推动企业完善技术工人培养、使用、评价、考核机制,打通不同序列间横向贯通的职业发展路径。

  同时,完善收入分配制度,推进能级工资集体协商,提高产业工人收入;国有企业高技能人才、高技能领军人才人均收入增幅原则上不低于本企业中高层管理人员人均收入增幅。完善产业工人疗休养工作体系,扩大产业工人疗休养规模,每年组织疗休养不少于2000人次;对获得劳动模范称号、持有凤凰英才卡、获得技能大赛状元和能手的产业工人实行免费疗休养。完善“工会+职能部门”模式,广泛开展具有产业特色、行业特点的劳动竞赛。建立高技能领军人才“揭榜领题”制度,解决重点领域“卡脖子”技术。发挥劳模工匠技术服务队作用,每年开展“劳模工匠助企行”活动不少于3场次,帮助企业解决生产经营中存在的实际问题,鼓励县(市、区)工会根据实际开展活动。

  《方案》明确,要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工会推动、各方参与的工作机制,细化落实举措;各级工会发挥牵头抓总作用,加强统筹协调,形成工作合力,推动各项举措落实落地。强化企业主体责任,国有企业要将落实产改举措作为党建工作考核、领导班子年度考核的重要内容;企业要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将产改情况纳入企业社会责任报告。(记者赵伟龙 通讯员崔丹丹

打印本页关闭窗口